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生物院)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2003年7月签订共建协议,2006年3月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是隶属中国科学院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学研究机构。广州生物院以我国国民家健康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为主导,以国际前沿生物医药研究、高水平核心技术创新与集成为核心,致力于构筑我国干细胞治疗、医药、疫苗及诊断的创新研究实体,提高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成为国家健康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围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学生物学、感染与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装备研制等学科领域开展研究。
建院10年来,广州生物院已建成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感染与免疫中心、公共健康研究所等4个核心研究单元,拥有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共建)、再生生物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粤港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与香港大学共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建)两个粤港合作平台;药物开发中心(Pipeline)、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理事长单位)等四个产业化中心以及实验动物中心、公用仪器中心、信息情报中心三个公共支撑中心。
截止2013年底,广州生物院有职工459人(含科研人员361人),平均年龄32岁,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3人,其中95.4%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含6位非华裔科学家)。现有国家“千人计划”6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召集人1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9人,中科院特聘外籍科学家2人,广东省“南粤百杰”3人,广东省领军人才4人,广东省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杰青2人,广州市十大优秀留学归国人员3人。被国家外专局授予“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称号。
广州生物院设有包括生物学、药物化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在内的10个博士培养点,12个硕士培养点,并与中国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以共建院系、英才班等形式合作培养生物医药领域高级人才。现有在读研究生256人,其中博士生116人,硕士生140人,已经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0名,为社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广州生物院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药物研发、感染与免疫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在国内国际上树立了较高的学术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截止2013年底,广州生物院共承担国家及地方各类课题项目383项,获得项目资助累计达72,274万元,其中“973”首席项目5项,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A类)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装备研制项目1项;已发表论文458篇,其中SCI收录395篇,Nature系列论文5篇,Cell系列论文3篇,世界权威科技杂志封面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267项,授权101项,PCT17项。
广州生物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国家基金委主任陈宜瑜,科技部部长万钢,卫生部部长陈竺,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等先后到研究院视察并指导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研究院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果产出以及院地合作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绩。
广州生物院高度重视院地合作和成果产业化,努力发挥引领地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十年来,广州生物院累计转化合同金额共计2.3亿余元。与广州开发区共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育成中心”;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联合组建“中医药生物科技产业中心”,并获得省级孵化器授牌。
广州生物院积极务实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提升广州市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举办了6届“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已成为广州留交会的年会品牌;建立了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获批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十多个发达国家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公用仪器中心于2009年被评为中科院所级技术服务中心。